之前說了供應商績效管理的質量測量方面的指標。現在說第二種供應商價格/成本方面的績效指標。
? 基本的購買價格、價格范圍(全生命周期成本)
之前的采購在購買產品,尤其是固定資產方面的產品時只考慮了采購“價格”。而這個“價格”只是一個初始的采購成本而已。在日后的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維護、保養、升級、報廢的成本都需要考慮進去。這一整套的費用,或者說是所有的成本,采購都應該考慮采購成本里。
? 與其他供應商相比較,可接受的價格/成本偏差百分比范圍
可以舉一個例子,例如:供應商A的報價是100元,供應商B的報價是104元,供應商C的報價是85元。這三個報價都是成立的,質量也是可控的。在這個例子中供應商A和供應商B的可接受價格之間的偏差就比較小,相對比較正常,供應商C的報價價格偏差明顯偏低,這可能是因為供應商為了要打入這家客戶所采取的戰略。但是就這個價格偏差來說,這個價格是不可持續的。
? 在一段時間內所提議或實施的成本降低措施的數量
供應商是否愿意改進自己的生產效率,降低成本。并且為其做出了什么樣的改進和提高。這都是績效考核中可以考慮的。
庫控專注于為集團性公司和合資企業做MRO整包業務,常備單品數量眾多,種類齊全,深入行業十幾年,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,能夠為廣大采購人以更低的消費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: 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 |